服务热线
zhikang161218
癌细胞偷偷转移的3种征兆!专家说已经转移也别害怕,这个药用好生存期延长3年
不少觅友确诊癌症后最害怕听到的一个词就是“转移”,因为这个词出现在报告单上意味着治疗难度增加,也意味着肺癌进展到了晚期阶段!
不过,转移也是有药可医的,用好了,还是可以帮助患者显著提升生存期。本期专家科普,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射波刀中心的宋勇春教授为大家讲解“肺癌骨转移该如何治疗”。
01
为何肺癌骨转移如此高发?
对肺癌患者治疗和生存预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宋勇春教授解答
有研究数据显示约高达30%的转移性肺癌患者伴有骨转移,我们在临床中确实也见到过很多转移病人。这是因为人体的骨骼区,血供很丰富的,血液流速快,使肿瘤细胞可以随血流来到骨骼处,并在骨骼部位继续增殖。
尽管骨转移不像脑转移那么凶险,但是会产生一系列的症状:
1.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尤其是骨转移导致的骨痛,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所以,在临床上骨痛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否则会影响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及面对疾病的心理情绪。
2.对患者的生存期也有明显的影响
根据2019年发布的《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提供的数据显示,肺癌骨转移患者,整体的中位生存期仅有6-10个月。
3.临床症状
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主要是脊柱或者躯干部位,这部分转移比例占比50%以上。这会导致患者后续出现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活动障碍等问题。
所以在临床中,我们对于骨转移患者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及时掌握他的治疗情况。
02
哪些高危人群需要警惕骨转移呢?
临床上哪些检查可以帮助患者诊断是否有骨转移?
宋勇春教授解答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判断患者是不是骨转移高危人群。
一是临床症状:
骨痛,包括肩背部、腰部,或者臀部的疼痛,或者骨折
脊髓或者神经压迫,导致肢体活动障碍,甚至丧失行动能力
二是血液学现象:
高钙血症
碱性磷酸酶异常升高
当出现这些症状或现象时,就需要考虑是否发生了骨转移。
科普君整理:诊断骨转移的检查手段有X线、CT、MRI(磁共振)、ECT(放射性核素骨扫描)、PET-CT(正电子发 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等。目前ECT是诊断骨转移首选的筛查方法,进一步确诊需结合X 线、MRI、CT等综合评估。其中MRI对于骨转移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准确地显示骨肿瘤侵犯的部位,侵犯的范围,以及周围有没有软组织侵犯等等,便于后续的治疗。
在必要的情况下,也要考虑做骨组织活检诊断,这是病理学的金标准。
03
临床上关于骨转移的标准治疗手段有哪些?
宋勇春教授解答
骨转移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以及相关治疗产生的痛苦,我们统称为骨相关事件(SER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由此,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目标,首先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第二要延长生存时间,第三就是预防或延缓发生SREs。
骨转移是由原发肿瘤转移来的,因此治疗上应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治疗方式有化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此外,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也会采取局部治疗的措施。例如出现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急症情况时可以手术治疗快速改善症状;放射治疗可以缓解疼痛。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应用骨保护药物预防骨相关事件(SERs)发生。常用药物有双磷酸盐、地舒单抗。
点击了解《地舒单抗vs唑来膦酸,肺癌骨保护药物如何选,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04
对于一位肺癌骨转移患者,
如何确定是先给予局部治疗还是全身治疗,
或是两者都需要进行?
宋勇春教授解答
对于无症状的骨转移患者,我们会以全身治疗作为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再配合骨保护药物进行治疗。通过这样的治疗之后,患者后续出现SREs的风险就会降低很多。
案例:
对于已经出现临床症状,或者症状很严重的患者,比如截瘫,那我们首先要解决行动障碍的问题。我们会先请外科医生会诊,判断患者是否有进行手术的机会,通过手术我们可以快速的缓解患者脊髓压迫导致肢体活动障碍的情况,同时可以获取到病理样本进行诊断,以便后续指导全身治疗的方案。如果患者达不到手术条件,症状又非常严重,我们会考虑采用精准放射治疗,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综上所述,在肺癌骨转移的治疗上,我们还是强调以多学科协作、充分利用内外科、放疗科、介入科等等多学科综合的治疗方式,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05
EGFR突变患者遭遇骨转移时该如何治疗?
驱动基因阳性肺癌骨转移患者的靶向治疗效果如何?
宋勇春教授解答
对于一个晚期肺癌患者来讲,如果是能检测到驱动基因,无疑是比较幸运的。特别是随着靶向药物不断更新换代,如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在临床中,如果患者驱动基因阳性,我们会首选靶向治疗。
从FLAURA研究数据上看,不仅仅是骨转移,包括脑转移,包括其他的部位的转移,第三代EGFR抑制剂与第一代、第二代药物相比,疗效上都有一个明显的提升趋势。无进展生存期18.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38.6个月,超过了三年,是传统治疗从未达到的成果。
在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前,我们会先明确患者的分子分型。如果可以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国际、国内指南都推荐使用的第三代抑制剂的。如果肺癌骨转移患者可以使用EGFR抑制剂治疗的话,生存期有望显著延长。并且第三代抑制剂也进入了医保,更经济,更普及,因此成为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案。
06
肺癌骨转移患者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宋勇春教授解答
骨转移治疗的基本原则来讲的话,不仅是要从临床病症入手治疗,另一方面还要给予患者知识治疗。
1.使用骨保护药物的患者要注意补钙,可以口服钙片,同时服用维生素D3,加强钙的吸收。
2.心理支持: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不论家属还是医生,都应当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鼓励,给予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果心理状态出现严重的问题,可能需要使用抗精神类的药物。
3.骨转移患者发生骨折的概率高,日常活动要特别小心,比如弯腰、起床等大幅度的行动,都要加以小心。平常走路时也要注意,避免滑倒摔伤,导致骨折。
07
患者求助案例
53岁女性患者,肺腺癌伴头颅转移,目前不确定是脑转移还是颅骨骨转移。单药使用第三代EGFR抑制剂11个月。后同时使用唑来膦酸的护骨针。近期出现了晚间小腿抽筋疼痛,和晚间骨痛两个问题,应该怎么处理?
宋勇春教授解答
首先建议你先去查一下血钙,因为使用唑来磷酸这样的护骨药物,容易发生低钙血症,出现抽筋的症状。要坚持补钙。如果有明显的骨痛,可以咨询放射治疗科的医生,看看是否要进行局部放疗。如果是偶尔骨痛,可以用一些消炎镇痛药缓解一下。
一位肺腺癌患者,多发骨转移,服用三代靶向药一年了,在近期复查中发现,头部增强磁共振显示右侧顶骨可见结节状的强化灶,请问是不是一种转移灶呢?这种转移灶是属于脑转移还是脑膜转移?还是骨转移呢?如果是骨转移的话,需不需要做放疗,目前患者没有出现任何症状。
宋勇春教授解答
对于病人来讲,首先需要明确全身其他部位的情况,如果只是一个局部进展的话,那么我们建议进行局部放疗,同时,继续服用靶向药。如果发现了除头部以外,全身其他病灶也都有进展的话,可能就需要进一步去做基因检测,更换治疗方案。